古代汉语 (二)
历年真题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1)无衣无褐,何以【卒】岁?(2)谑浪笑做,中心是【悼】。(3)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4)且复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5)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给下面这段古文加上标点符号。秋水时至百川灌河径流之大两济崖之间不辨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为美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阅读下面的古文,解答文段后面提出的问题。淮夫有服,过丞相。丞相从容曰:“吾欲与仲孺过魏其侯,①会仲孺有服。”灌夫曰:“将军乃肯幸临况魏其侯,夫安敢以服为解!请语魏其侯帐具,将军②旦日圣临!”武安③许诺。灌夫具语魏其侯,如所谓武安侯。魏其与其夫人益市牛酒,夜洒扫,早帐具至旦。平明,令门下候何。至日中,丞相不来。魏其谓灌夫日:“相④岂忘之哉?”灌夫不怿曰:“夫以服请,宜往。”乃驾,自往迎丞相。丞相特前戏许灌夫,无意往。及夫至门,丞相尚卧。于是夫入见,曰:“将军昨日幸许过魏其,魏其夫要治具,自旦至今,未敢尝食。”武安鄂,谢曰:“吾昨日醉,忽忘与仲孺言。”乃驾往,又⑤徐行,灌夫愈益怒。及饮酒酣,夫起舞属丞相,丞相不起,夫从坐上语侵之。魏其乃扶灌夫去,谢丞相。丞相卒饮至夜,极欢而去。(节选自《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①会②且日③许诺④岂⑤徐(2)把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①吾欲与仲孺过魏其侯。②乃驾,自往迎丞相。③及夫至门,丞相尚卧。(3)找出文中的一个通假字,并写出它的本字。(4)找出文中的一个指示代词,并解释其意义。
把下面短文中带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言偃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薯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者去,众以为。是谓小康。”(1)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2)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3)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4)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5)各亲其亲,各子其子。
下列对于通假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从许子之道,相率而为伪者也”这个句子中的“相”是一个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完全正确的是
在“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舜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这个句子中,“治”的意思是
对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是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属于通假现象的是
«
1
2
...
6
7
8
9
10
11
12
...
51
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