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
VIP题库
试述组织发展的特点。
试联系实际分析团体决策的弊端,并论述如何做到团体决策的科学化。
案例:甲、乙两人大学毕业后同时进入一家公司,两人在同一科室工作,工资也被定在同一档次:每月2400元。一年试用期过后,甲的工资被定为每月3200元,而乙的工资被定为每月3600元。甲拿到3200元工资后很高兴,因为比原来工资增加了800元,但当他得知乙的月工资是3600元后,则十分气愤,工作积极性明显下降。结合案例资料回答:(1)试运用公平理论分析甲为何会产生这种心理反应?(2)针对甲目前的工作状况,试分析管理者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对策?
案例: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阿希给被试者看一张列有5种品质的表格(聪明、灵巧、勤奋、坚定、热情),要求被试者想象一个具有这5种品质的人。被试者普遍把具有这5种品质的人想象为一个理想的友善的人。然后,他把这表格中的热情换为冷酷,再要求被试者根据这5种品质(聪明、灵巧、勤奋、坚定、冷酷),再想象出一个适合的人。结果发现,被试者普遍推翻了原来的形象,而产生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形象。结合案例资料回答:(1)论述实验证明了何种心理效应?(2)这种效应对我们的社会生活和工作有什么启迪意义?
案例:吴军刚刚大学毕业来到一家钢铁公司,给张总经理作秘书。张总经理可谓日理万机,因为公司的大小事情都必须向他汇报,得到他的指示才能行事。不久张总经理因为每日太过奔波劳累,病倒了。新上任的王总经理要求吴军学会分清轻重缓急,有些事情可以直接转交其他副总经理处理。这样,王总经理就有更多时间去考虑公司的长远目标,确立组织发展方向。因为业绩突出,王总经理干了一年就被调到总公司去了。之后,又来了李总经理。他到任之后,先是了解一下公司的总体情况,感到非常满意,就对下面的经理说:“公司目前的运营一切顺利。我看大家都做的很到位,总经理嘛,关键时刻把把关就可以了,不是很重要的事情你们就看着办吧。请结合案例资料回答:(1)根据领导生命周期理论,分析三任总经理领导风格的所属类型及特点。(2)根据领导生命周期理论,说明三任总经理领导风格的各自适应情形。
案例:李华从大学毕业后就进入某公司,从事公司的财务相关工作己经有6年之久,至今还没有结婚,主要是不敢跟女友提婚。因为目前工作职位没提升,收入仅能维持基本的生活开销。在这六年里,李华工作没有大的突破,每天重复着同样的工作,从心底己经深深厌倦这份工作,但是迫于生计又不得不继续从事这份工作。由于心理压力逐渐加大,在工作中往往感觉身心疲惫,对工作的热情低,缺乏兴趣等。结合案例资料回答:(1)结合职业倦怠解释上述现象;(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如何缓解职业倦怠与心理压力。
案例:某建筑工程公司10年前的产值已达10亿元,3年前,居安思危的企业老总,从北京高薪请进一个“高手”构建组织文化,重新编印了企业画册,统一了员工制服,健全了公司的企划部、公关宣传部等部门,招聘了一大批具有表演和公关才能的靓女俊男,等等,一切都“看上去很美”。但是公司花了巨额的钱搞所谓的组织文化构建,却迟迟看不见预期的效果。公司员工依旧是老样子,甚至还养成了务虚不务实、做表面功夫的习性。在接下去的两年中,公司经营逐步陷入困境,难以维持。这样的组织文化实际上已经变味为时髦的“皇帝的新装”。结合案例资料回答:(1)组织文化的概念和作用是什么?(2)案例中的建筑工程公司在组织文化建设中走入了什么误区?为什么?
案例:某年J公司遭遇了一场危机。各部门卷入一场内讧之中,大家面对问题互相推诿,彼此指责对方。产品研发部对营销部大为不满,认为他们没有为新产品提供详细的计划书,认为销售人员没有及时向他们反馈客户对新产品的意见。生产部的人则认为销售人员只关心他们的销售额,不惜牺牲公司利益来推销产品。同时,他们也信不过市场营销部的人,因为他们缺乏准确预测市场趋势的能力。市场营销部的人认为,生产部的人思想保守,不愿冒险。他们也看不惯产品研发部的人,认为他们动作迟缓,对他们的要求根本没反应。而销售部的人则认为营销部的人根本没有能力,有时在电话上跟生产部的人大吵大闹,指责生产部的人,对客户提出的意见根本置之不理。这场危机造成J公司效率低下,士气与满意度下降,决策无法及时准确的执行。根据上述案例回答:(1)J公司面临的主要危机是什么?(2)J公司危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3)J公司怎样才能走出这场危机?
案例:某企业领导在实施管理的过程中,与下属之间常保持一定的距离,很少进行交流和互动。在日常决策中,独揽大权,下属没有参与决策的机会,只能唯命是从,奉命行事。在日常事务中,命令、惩罚多于称赞与奖励。问题:(1)该领导的领导方式属于哪些类型?(2)如何提高领导者的影响力?
案例: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面临着空前激烈的全球竞争与日新月异的技术变革,企业的生存环境正处在一个由相对稳定向相对不稳定转变的过程之中。企业自身亦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否则就会遭到无情的淘汰。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通用电气(GE)改革,是迄今为止取得巨大成功的典范。1980年韦尔奇(Welch)接任总裁时,GE是一个非常保守的机构,有值得骄傲的历史,被公认为美国企业的领导者。面对变化日渐迅速的环境,官僚制度捉襟见肘。GE的官僚制度似乎无法针对顾客的需求,然而顾客却是企业的生命。在这种体制下,创新如同旱地行舟,有志难伸。公司精细的管制,从每月详细的预算审核,到耗时六至八个月的前期研究分析和策略规划审查,层层节制。如此烦琐的程序,使得原本不论多好的创意,在完成这一长串正式报告的考验之前,都会被视为一文不值。一旦提案的创意通过这种层层考验,通常它的最佳商机已经错过了,这种结果非常令人沮丧,甚至GE自己的创业产品灯泡也在逐渐失去市场份额。而在消费性电子市场和小家电方面,GE也不再是制造及技术的领导者。强劲的国际竞争对手,如日本的东芝和日立,正在蚕食GE部分关键事业的地盘。问题:(1)简述组织变革的含义。(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通用电气在改革中会遇到什么样的组织变革阻力以及如何克服阻力。
«
1
2
...
66
67
68
69
70
71
72
...
142
1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