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初二到初三,小敏身体和心理出现了很大变化。初一的时候,小敏是一个听话、懂事,学习成绩名列前茅的好学生。可是,从初二下学期开始,小敏在课堂上顽皮、好动,搞小动作,经常和老师顶嘴,并通过强辩和狡辩让老师下不了台。在和同学的交往中,他也不像以前那样,乐于助人,团结同学,而是变得敏感、过于自尊和自以为是。
一次在物理课上,老师在讲“万有引力”定律时说:“苹果掉在牛顿的头上,他却发现了伟大的定律,为人类认识自然作出了创造性贡献。”小敏却马上站起来反驳说:“老师讲的不对,‘万有引力’不是什么伟大发现,只是常识而已,而且‘万有引力’定律不仅没有作出贡献,恰恰束缚了人类的思维,致使人类对外太空的探索推迟了几百年。”老师耐心答复说:“你是站在现时的条件下看待前人的发现,在三、四百年前,牛顿的发现对人类认识的发展作出了无人可比的贡献。”可小敏仍不服气,还是不停地狡辩。老师只有无可奈何地摇摇头……。
另一次,在评校优秀团员的班会上,有同学提名小敏,但马上有同学站出来反对,说小敏不注意团结同学,经常因小事和同学争吵,而且根本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听到这些,小敏马上站起来和同学争吵起来,并说自己平时在班上和其他同学处得很好,这位同学其实是打击报复。眼看两人争吵越来越激烈,班主任老师在一旁不得不出面调停,一场评优会变成了争吵会。
其实,小敏和他的同学们在青春期的这种变化早就引起了其他任课教师的注意,但大部分老师都认为:“小敏们”正处在从儿童期向少年期转型的“危机期”和“动荡期”,大部分初中生都要经历这种转型,等过了这个时期,“小敏们”又会成为一个好学生。
请根据初中生心理发展特点的理论,结合本案例谈谈如何帮助“小敏们”顺利度过“危机期”,并提出促进他们健康成长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