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论选读
VIP题库
曹丕的()是现存文人作品中较早的完整的七言诗。
汉魏时期,品评之风盛行,“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家家自谓抱荆山之玉”,曹丕在《典论论文》批判了()的风气。
孟子就提出了“养气”说,荀子提出了“治气养心之术”,曹丕的(),运用于文学批评,则将作家个性与作品风格联系起来。
曹丕评论作家,首开以“气”论文的风气。刘勰在()提出“才有庸俊,气有刚柔”即秉承了这一观点。
曹丕的分析,概括而简要。尤为可贵的是,他已注意到纯文学的两种样式—诗、赋的自身特点。()二字,即揭示了纯文学作品的重要美学特征。
陆机在《文赋》中称自己为文“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可以说,()乃是陆机创作论的总纲。
陆机在《文赋》以音乐为喻,提出了“应”、“和”、“悲”、“雅”、“妍”五条审美标准。其中()的提出反映了时代的特点。
陆机在《文赋》中提出“诗缘情而绮靡”这种以情感为文学的根本、以()为文学的特征的观点,具有突破儒家诗教,转变文学观念,开一代风气的作用。
陆机发现文思的通塞决定于“感兴”,作品的优劣取决于感兴的有无。这无疑说明()的重要性
()作者所著《族性昭穆记》十卷、《三辅决录注》七卷、《文章志》四卷、《文章流别集》三十卷,俱开史部和集部风气之先;
«
1
2
...
13
14
15
16
17
18
19
...
50
51
»